赠送促销品规避涉税风险的税收筹划
税务机关近日对主要从事电视机批发业务的某家电销售公司进行了检查,经查发现,该公司在向零售商销售电视机的过程中,还附带赠送一些小家电,包括热水壶、电扇、豆浆机、电饭锅、电暖气、炒菜锅等。这些小家电虽然是作为促销品,免费赠送给下级零售商,但该公司仍然对这些促销品开具了普通发票,并申报了全部的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符合税法的规定。但是税务检查人员在对该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检查时却发现,该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负数冲减销售的情况,也就是在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栏上既注明有销售电视的金额,还注明有小额负数冲减的金额。据财务人员介绍,这些负数冲减的金额是对零售商购买电视的折扣。
如果单从该业务的表面上看,这些折扣的处理方法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文件中“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的规定。但是,税务检查人员对其中一些发票上的折扣比例产生了疑问,经测算,个别发票上的折扣比例最高达到70%左右,这很不符合商业营销的常规。因此,检查人员要求该公司提供关于这些折扣的合同、数据来源、计算依据、计算过程,准备重新核实其折扣的真实数额。但是,该公司财务人员对其中一些异常折扣始终不能提供计算折扣所必需的有关资料,经再三询问,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最后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一些异常折扣,其实是对促销品收入的一种冲减。
原来,该公司为了扩大对主打商品电视机的销售,购买了很多促销品,并免费提供给零售商,要求零售商在销售电视机的时候,把这些促销品免费赠送给消费者。他们也知道,根据现有税收政策的规定,无偿赠送货物是要视同销售并申报纳税的。如果对赠送的促销品不申报纳税,就会很容易被税务人员检查发现,并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而如果对赠送的促销品申报纳税,他们又觉得“冤枉”,毕竟是无偿赠送,没有收到任何货款。
因此,财务人员进行了一番精心的 “筹划”,一方面对促销品按照销售的正常处理方法,不仅开具普通发票,而且记录销售收入并计提其中的销项税额;另一方面对之前记载的促销品收入,以折扣的形式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中进行冲减。他们认为这样操作,既可以使促销品收入在账面上得到正常的体现,以便应付税务机关;另一方面该公司本身就经常有真实的折扣,如果把这些促销品收入混淆在正常的折扣之中,一起作为折扣进行冲减收入,这种方式比较隐蔽,税务人员是很难发现的。这样就可以达到最终对促销品不申报纳税的目的。
纵观上述对促销品的整个筹划过程,财务人员对促销品的“筹划”,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筹划,真正的纳税筹划是应当首先建立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该公司对促销品的“筹划”,从实质上来说属于策划偷税的手段,自然免不了要受到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
正确筹划:将赠品价格从总体价格中剥离
其实,在该案例中,该公司对促销品的筹划可以另有高明的选择。
该公司的促销品虽然从形式上讲是无偿赠送,但是,商家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家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商品白白赠送给他人的。该公司之所以会无偿赠送促销品,其一是对方必须是首先购买了自己的商品(电视机),否则是不会无缘无故赠送促销品;其二是该公司综合考虑了电视机和促销品的成本,认为按照现实的成交价格,即使免费赠送促销品,仍然觉得总体是有利可图,所以才愿意赠送促销品。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在交易的价格中只反映电视机的价格,而没有反映促销品的价格,而其实促销品的价值也体现在交易的价格之中,只是促销品的价格没有从交易的整个价格之中明确划分出来罢了。赠送只是一种促销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
因此,该公司在销售电视机的时候,可以将促销品的价值从整个交易价格中剥离出来,使促销品的价格在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得到独立的体现,这就使促销品成为正常的销售商品,而不是视同销售的商品。这种筹划方法,不仅在价格上确保了企业原来所能获得的最大经济利益,而且还有效化解了对促销品视同销售的风险。例如:原来销售一台电视机的价格为3 000元,并要赠送一个热水壶,真正开具发票并记载的收入为3 000元。而现在在实际操作时,就可以改变原来的操作方法,可以根据热水壶成本为50元的情况,将热水壶的价格定位为60元,而把电视机的价格定位为2 940元,并使电视机和热水壶的价格,在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分别得到体现。比较前后两种操作方法,记载的收入同样都是3 000元,后者不仅没有导致收入和税负的增加,而且后者还免去了视同销售的后顾之忧。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大件商品的同时,赠送小件商品的营销行为很多,比如:买车赠锁、买鞋赠袜、买大家电赠小家电、买十斤油赠一斤油,买家具赠床上用品等。对于这些赠品或者促销品,营销者在处理这些涉税业务时,往往心里颇为矛盾,一方面不愿作为视同销售而额外增加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又怕承担偷税的涉税风险。一部分不愿意承担涉税风险的商家,干脆将这些赠品或者促销品,按照市场价或者组成计税价格,额外申报缴纳了有关税款,这不免要增加其税收负担;而另一部分商家则对赠品或者促销品采取了账外运作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较为隐蔽,但是仍然潜伏着很大的涉税风险。
因此,商家的这两类处理方法,都不是明智之举。商家应当将这些赠品或者促销品的价格,从总体销售的价格中剥离出来,对其销售收入进行单独的反映,只要控制好主商品和赠品的总体价格,就不会造成额外增加税收负担的结果,并可以将其中的涉税风险合理合法的进行规避。
如果单从该业务的表面上看,这些折扣的处理方法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文件中“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的规定。但是,税务检查人员对其中一些发票上的折扣比例产生了疑问,经测算,个别发票上的折扣比例最高达到70%左右,这很不符合商业营销的常规。因此,检查人员要求该公司提供关于这些折扣的合同、数据来源、计算依据、计算过程,准备重新核实其折扣的真实数额。但是,该公司财务人员对其中一些异常折扣始终不能提供计算折扣所必需的有关资料,经再三询问,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最后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一些异常折扣,其实是对促销品收入的一种冲减。
原来,该公司为了扩大对主打商品电视机的销售,购买了很多促销品,并免费提供给零售商,要求零售商在销售电视机的时候,把这些促销品免费赠送给消费者。他们也知道,根据现有税收政策的规定,无偿赠送货物是要视同销售并申报纳税的。如果对赠送的促销品不申报纳税,就会很容易被税务人员检查发现,并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而如果对赠送的促销品申报纳税,他们又觉得“冤枉”,毕竟是无偿赠送,没有收到任何货款。
因此,财务人员进行了一番精心的 “筹划”,一方面对促销品按照销售的正常处理方法,不仅开具普通发票,而且记录销售收入并计提其中的销项税额;另一方面对之前记载的促销品收入,以折扣的形式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中进行冲减。他们认为这样操作,既可以使促销品收入在账面上得到正常的体现,以便应付税务机关;另一方面该公司本身就经常有真实的折扣,如果把这些促销品收入混淆在正常的折扣之中,一起作为折扣进行冲减收入,这种方式比较隐蔽,税务人员是很难发现的。这样就可以达到最终对促销品不申报纳税的目的。
纵观上述对促销品的整个筹划过程,财务人员对促销品的“筹划”,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筹划,真正的纳税筹划是应当首先建立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该公司对促销品的“筹划”,从实质上来说属于策划偷税的手段,自然免不了要受到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
正确筹划:将赠品价格从总体价格中剥离
其实,在该案例中,该公司对促销品的筹划可以另有高明的选择。
该公司的促销品虽然从形式上讲是无偿赠送,但是,商家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家是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商品白白赠送给他人的。该公司之所以会无偿赠送促销品,其一是对方必须是首先购买了自己的商品(电视机),否则是不会无缘无故赠送促销品;其二是该公司综合考虑了电视机和促销品的成本,认为按照现实的成交价格,即使免费赠送促销品,仍然觉得总体是有利可图,所以才愿意赠送促销品。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在交易的价格中只反映电视机的价格,而没有反映促销品的价格,而其实促销品的价值也体现在交易的价格之中,只是促销品的价格没有从交易的整个价格之中明确划分出来罢了。赠送只是一种促销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
因此,该公司在销售电视机的时候,可以将促销品的价值从整个交易价格中剥离出来,使促销品的价格在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得到独立的体现,这就使促销品成为正常的销售商品,而不是视同销售的商品。这种筹划方法,不仅在价格上确保了企业原来所能获得的最大经济利益,而且还有效化解了对促销品视同销售的风险。例如:原来销售一台电视机的价格为3 000元,并要赠送一个热水壶,真正开具发票并记载的收入为3 000元。而现在在实际操作时,就可以改变原来的操作方法,可以根据热水壶成本为50元的情况,将热水壶的价格定位为60元,而把电视机的价格定位为2 940元,并使电视机和热水壶的价格,在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分别得到体现。比较前后两种操作方法,记载的收入同样都是3 000元,后者不仅没有导致收入和税负的增加,而且后者还免去了视同销售的后顾之忧。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大件商品的同时,赠送小件商品的营销行为很多,比如:买车赠锁、买鞋赠袜、买大家电赠小家电、买十斤油赠一斤油,买家具赠床上用品等。对于这些赠品或者促销品,营销者在处理这些涉税业务时,往往心里颇为矛盾,一方面不愿作为视同销售而额外增加税收负担;另一方面又怕承担偷税的涉税风险。一部分不愿意承担涉税风险的商家,干脆将这些赠品或者促销品,按照市场价或者组成计税价格,额外申报缴纳了有关税款,这不免要增加其税收负担;而另一部分商家则对赠品或者促销品采取了账外运作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较为隐蔽,但是仍然潜伏着很大的涉税风险。
因此,商家的这两类处理方法,都不是明智之举。商家应当将这些赠品或者促销品的价格,从总体销售的价格中剥离出来,对其销售收入进行单独的反映,只要控制好主商品和赠品的总体价格,就不会造成额外增加税收负担的结果,并可以将其中的涉税风险合理合法的进行规避。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